在线仪表监测变色树脂的特征和形成 SNT-001BS变色树脂使用方法 这是一类带有指示剂功能的强酸性阳树脂,既能与水中的阳离子进行交换反应,又具有明显的变色特性。不仅有明显的变色特性(再生型和失效型分别为玫瑰红色和黄色或蓝色),交换能力也比普通树脂强。主要用于测定蒸汽和凝结水处理混床出水的阳离子电导率,常用于电厂汽轮机内冷水的监测,及电子仪表、食品医药工业等领域。 变色树脂用于测定蒸汽和凝结水处理混床出水的氢电导率时,树脂装于直径50mm的透明交换柱中,水中的阳离子被树脂交换转化成氢离子,大大提高了监测水中阳离子的灵敏度。同时,树脂失效时颜色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指示出交换柱的工作状态。 以利于现场的监测。 一、性能指标:SNT-001BS 外观:墨绿色球状颗粒 粒度:(粒径0.45~1.25mm)≥95 交换容量:≥5.10mmol/gd 含水量: 50~60 湿真密度:1.07~1.29g/ml 湿视密度:0.79~0.87g/ml 二、操作条件 : 使用温度:100℃ 小床层深度:300mm 运行流速: 1.0-3.0BV/小时(BV:树脂体积) 三、树脂失效后,可以倒出树脂进行收集,换新树脂继续运行。 多次收集多的树脂可以一起再生。 再生方法: 1、装填好树脂后,通过盐酸溶液浓度为3-5、体积为树脂体积的3-5倍进行再生、 2、再生流速按照0.5-2.0BV/小时。通酸时间为1个小时以上。 3、然后以2-5BV/小时流速用除盐水进行清洗。洗至PH中性为至备用。 4、一般使用量很少、再生时的酸及除盐水人工费,得不偿失。使用单位都是按照一次性的使用。 变色阳离子交换树脂 变色树脂使用范围: 监测和控制给水、凝结水和蒸汽的氢电导率,是保证水汽质量,控制火电厂水汽系统腐蚀结垢的重要手段之一。 由于水汽中氨的浓度、取样流速经常变化,加上机组启停等原因,难以判断H型交换柱何时失效。H型交换柱失效初期,由于少量铵离子穿透,使氢电导率测量值偏低;当H型交换柱失效,大量铵离子透过,氢电导率测量值又偏高。因此,当交换柱失效后引起氢电导率变化时,难以及时判断是水质恶化还是交换柱失效。目前国外采取的解决办法是采用变色阳离子交换树脂,失效层与未失效层颜色不同,可以在H型交换柱失效前及时进行再生处理,可以及时发现水质恶化问题并及时采取解决措施。 在线仪表监测变色树脂的特征和形成离子交换树脂是一种合成的有机高分子聚合物,树脂是一种疏松的具有多孔网状结构的惰性固体,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电解质溶液。这种高聚物的主要特征是它带有许多可以在溶液中电离的离子基团-官能团(例如磺酸基-SO3-H+,羧基-COO-H+,胺基R4N+X-等),所以我们可以把离子交换树脂看成一种高分子电解质。
离子交换树脂 国产732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是常见的苯乙烯苯磺酸树脂,它是先由含有一个乙烯基的单体-苯乙烯和含有两个乙烯基的单体-二乙烯苯通过加成聚合反应形成共聚体,然后由硫酸磺化,即在聚合体内引进磺酸基-SO3H,反应如下:这种离子交换树脂,具有三维空间的网状结构,在网状的骨架之间具有一定大小的空隙,可以允许游离的离子自由运动,树脂的可电离的离子基团均匀地分布在这个网状的空间内。 离子交换树脂 如果将树脂浸泡在水溶液中,这些官能团即开始电离,产生游离的离子在树脂相内形成一种类似高分子电解质的“溶液"。此时,如果外来离子扩散进入树脂相,置换了官能团中离解的离子,离子交换反应就发生了。外来离子M+自溶液中扩散进入树脂相与树脂中的官能团上的H+进行交换,于是M+吸附在树脂上而H+就离开树脂相进入溶液中,这就是所谓发生了离子交换,所以离子交换过程也可以看成是一个在树脂上进行的吸附和解吸过程。 离子交换树脂 目前有机离子交换树脂已发展到数百种,一般说来,制备的比较好的树脂应基本是球形。用显微镜观察可见到各种树脂都有部分颗粒出现裂隙,但程度不同,有单个裂缝的球形颗粒不应超过30。 |